鱼塘管理:池塘加水小技巧发表时间:2020-08-11 15:09网址:https://bhjdx.yswebportal.cc 淡水养殖具有产量稳定、种类丰富的特点,是水产品的主要来源,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要进一步提高水产品质量,必须有效运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有利于优化养殖模式,真正实现无公害健康,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水产品。 1、养殖环境的合理选择 给鱼池加水要注意下列四点: 早上,给鱼池加水。最好在早上做。由于浮游植物夜间在池水中停止光合作用,水中各种生物的呼吸仍需消耗氧气,凌晨3-5时会降至最低值,因此,将清晨的水注入鱼塘,增氧效果明显。一般来说,白天不宜在鱼塘里面加水,因为白天池塘内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水中溶解氧充足。此时,水不能增加氧气,反而会使溶解氧逸出。 2、 及时加水 掌握加水时间。应根据天气变化、温度和水质灵活控制水量:一般每7天给池塘浇水一次。如果天气炎热、温度高、水质过肥,或在雨天和炎热的天气,应缩短加水间隔。 3、 科学给鱼塘加水,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注入的水必须新鲜、无污染、溶解氧充足,温差不宜过大。鱼池之内的温差一般不超过2℃,鱼种池的温差不超过5℃。 (2)、抽水时应抽出水源的下层水。一般情况之下,泵管插入水面约30厘米。水温与水温相似。注入池塘之后,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发育。 (3)、加水后,先将池底原有池水排出,再注入新水。进水口应采用密目过滤,防止野生鱼类和敌方生物进入鱼塘。 (4)、加水时,应沿池水下层的水平线冲洗注入的新水,这样会引起上层水的搅动,超过增氧的作用。为防止泥沙、腐殖质污染池底水质,严禁高处落水。 4、 适量加水 掌握加水量,水太少达不到加水的目的。过多的水会降低水中浮游生物的密度,从而影响鱼类的摄食和生长。一般加水深度为20-30cm。当池之内缺氧或池内水质恶化时,应将原池水的12-13排出,然后再加新水。 5、 投肥、培水之后 新水注入池塘之后,水质、肥力减弱,水色变浅。因此,应适时适量施用适量肥料,培育浮游生物,使池水保持“肥、活、嫩、凉”,使池水透明度达到30厘米左右,以保证鱼类在丰富的食物有机体和良好的水质环境之中健康快速生长,从而获得丰富的营养以及丰富的水质养殖效益。一般来说,要养好鱼,必须先养水,所以加水时要注意超过五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养鱼。
文章分类:
公司新闻
|